辽宁青年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lnqnzzs@126.com

主管单位: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

编辑出版:《辽宁青年》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922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004/C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沈阳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lnqnzzs@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lnqnzzs@126.com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四经街28号《辽宁青年》杂志社

网址: 《辽宁青年》杂志社

谈高职语文文学类文本的内涵挖掘

时间:2019-04-23  点击:806


       

摘要:高职学生由于没有较好的语文基础,在学习语文文学方面的知识时较为吃力,教师的教学开展也相对较难,但在整个高职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在学习相关课文或文章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分析探讨文本内涵的能力,本文将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重点阐述高职语文文学类文本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的建议或意见,旨在有效提高当前高职语文文学类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语文;文本解读;文本内涵

高职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先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从基础出发,针对学生对文本的内涵理解展开教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该提前计划教学内容,合理利用课堂时间,科学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努力做好教学工作。[1]《语文新标准》提出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又要拓展学生的视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为学生展示古诗词的唯美和意境,教会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文本内涵和价值。

一、师生用自己的理解翻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就是先大致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由于高职学生大都是成绩较低而基础也较薄弱的学生,所以翻译全词的任务只能由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完成。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阙中第一句开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是全文的首段,可用自己的理解译为:在丙辰中秋节期间,大家共同自在的饮酒到天亮,大醉同时带着思念吾弟苏辙的心情而作此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译为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我拿起酒杯问问上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天上的宫殿,如今是哪一年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可以译为:我想要乘着风飞向天边,又害怕琼楼玉宇在高处忍受不了寒冷。“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译为:缓缓起舞摆弄清影,这里如何比得上人间呢?下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可译为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挂在窗户上,月光拂过毫无睡意的自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译为明月是否也有遗憾,为何常常在人分别的时候才圆满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译为:人人都有悲欢离合,明月也会有阴晴圆缺的时候,自古以来这些事都很难成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译为:真切的希望世上所有的人们都能快乐平安,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共赏这一轮明月。总体而言,整篇古诗词的字面翻译并不难,只要教师加以引导,相信学生们都能很快翻译出来。

二、探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本内涵以及作者作词的心境

翻译完整篇词以后,深度理解这篇诗词才是教学重点,教师在这一环节需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什么说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在理解文章中各个细节的时候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达到情景重现的效果,这样对整个文章的理解将會比较透彻。[2]这篇诗词中最能凸显作者的热切希望的一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在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作者希望世间的亲人朋友都能保持联系,共赏月光。当深入了解这句话的时候就会明白,作者在写这句话时内心是怀着一种对未来的殷切希望的心情,再结合整篇文章的氛围,特别是第一段中提到“兼怀子由”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他弟弟的一种思念之情。在理解这篇诗词时,除了要结合作者写这篇词的背景资料以外,还要联系作者此前的其他诗词,理解作者在当时的心境,只有确切的理解到了作者的切实经历,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这篇诗词的文本内涵。除了对弟弟的思念,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能体会到作者对人生的感慨,想问问上天,明月几时有。而在作者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除了表达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又抒发一种“今非昔比”的空寂凄凉之感,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再一次在《水调歌头》中体现。

课堂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利用当前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多样的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并指导探究文本内涵的方法,只有通过一步一步的教学深化,学生才能更有效地理解这篇诗词。脱离这篇诗词来看,对其他的文章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理解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师生共同合作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词以后,相信学生已经理解到如何深究诗词中的文本内涵了,也可以通过学习以后结合自己的想法对诗词文本进行解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并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篇诗词中作者对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对宇宙的思索带给我们很多的感慨,特别是在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解和感悟,当学生理解到这一层面以后,学生的理解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芮小燕.谈五年制高职语文文学类文本的内涵挖掘——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4):172-173.

[2]祁崇长.语文教学中背景材料的分解使用——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J].语文知识,2015(9):53-54.


本文由: 辽宁青年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辽宁青年杂志社编辑部

2019-04-23

上一篇:大江健三郎的《鸟》的文学特色研究
下一篇:鲁迅,一位被文学耽误的地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