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青年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lnqnzzs@126.com

主管单位: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

编辑出版:《辽宁青年》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922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004/C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沈阳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lnqnzzs@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lnqnzzs@126.com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四经街28号《辽宁青年》杂志社

网址: 《辽宁青年》杂志社

痴迷炼铁的能工巧匠——记河钢唐钢高炉炼铁工冯忠良

时间:2019/08/23  点击:1318


       

粗犷如椽挥巨杆,

绢细似发毫厘分。

原料瞬间化浆液,

数旬铁匠愈清纯。

这是冯忠良自己写的关于炼铁工作的诗句。工友们说他是写诗的人里面炼铁最好的。

冯忠良是河钢唐钢炼铁厂北区高炉车间的一名炼铁工,参加工作13年以来,他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对技术的钻研达到痴迷的状态,2016年,被河钢集团授予“金牌工人”称号,2017年,被授予“省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被授予“唐山工匠”称号,2018年,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被授予第七届省“能工巧匠”称号。

善于总结进步快

2006年,冯忠良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同年进入唐钢炼铁厂高炉二车间任副操炉。高炉炼铁是主体工种,由于涉及面广,反应过程复杂,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炼铁工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冯忠良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做最好的炼铁工,他从最基本的算报表、看炉温开始,他知道只有干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干好大事,报表上的每一个数据他都要弄明白是怎么来的,每次出铁都盯着铁水观察温度和化学成分。老师傅告诉冯忠良,善于总结的人才能提高快,于是他养成了随身记笔记的习惯,十几年的笔记竟有几十本。

在平日的工作中,冯忠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他所在的2号高炉开炉以后炉墙结厚现象时有发生。他把开炉以后的所有数据进行整理,把历次结厚的装料、送风、热制度、造渣、冷却制度进行对比,把结厚前的原料情况、各种温度趋势进行汇总,在浩如烟海的数据当中寻找细微的变化,终于总结出5条炉墙结厚的诱发因素,诸如原燃料粉末多、炉温碱度大、布料送风制度不合理等,集结成论文,发表在《炼铁》杂志上。得到这些以后他仍不满足,因为预防结厚如果仅靠避开这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总有一些突发的变故是猝不及防的,问题的根本在哪里是急需要弄清的,增加高炉抵御波动的能力是急需提高的,消除结厚后恢复正常的方法是急需找到的。他反过头来继续对过程进行梳理,发现根本原因在于炉缸的活性,并以书面形式写出了汇报。

工作中,冯忠良还十分注重“看”与“问”的结合。“看”,是结合实际看理论书籍,继续深入研读教科书;看专业杂志,借鉴先进的操作理念;看事故案例,吸取教训,防微杜渐。“问”,是不懂不会的去问;操作过程中没有见过的现象情况去问。

一个人努力与不努力可能三五年不太明显,如果能坚持十年二十年就能显现出来。“艺痴者技必良”,就这样,冯忠良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赛场精英汗水铸

炼铁工是主体工种,公司每年一届的技术比赛都有炼铁工的比赛。技术比赛是提高职工专业水平的重要推力,比赛成绩能反映出职工的技术水平。冯忠良从2007年开始就参加技术比赛,这十几年来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升从没有停下过脚步。

在班上,冯忠良有一个日记本,他把每个班炉运行情况都记录上,写下心得体会,推演炉的发展到下一个班时进行验证。当遇到特殊炉况时,他总是认真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在梳理过程中寻找优点和不足,总结出规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是这样一份用心,才使得他在工作和考试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下班回家后总是钻到书房一学就是几个小时,把十几本专业书都翻遍了。他热爱自己的专业,所以每次学习起来都是如痴如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是由于这十几年来一点一滴的积累,他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他是第二十九届、第三十届、第三十一届河钢唐钢职工技术比赛高炉炼铁工第一名,第七届河钢集团职业技能竞赛高炉炼铁工第一名,首届唐山工匠职业技能大赛高炉炼铁工第一名,第九届“首钢杯”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五名。这一个个奖杯和奖状证明着他的努力和坚持,也足以彰显了他执着的学习态度和坚定的工作信念。他善于从生产中总结经验,参加工作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

以变应变迎挑战

冯忠良深知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一个企业要有鲜活的生命力必须要创新。他一方面学习现有的高炉炼铁知识,一方面开动脑筋实施技术创新。

高炉操作从入炉料到生产过程到成品,实际上是对数以万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纠正、操作,如何对这些客观的数据进行量化,从而得到优良的技术指标成为高炉操作者的任务。以当前的形势看,国内很多企业采用经验判断。经验的判断属于主观意识,受个人能力、知识储备等因素影响,有时与客观事实存在偏差从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冯忠良针对这一现状提出:首先高炉炼铁不是特殊学科,生产过程符合一切公式定理,其次高炉是一个对数据的操作过程,要引进先进的数理统计方法,才能更好地揭露出事物的本源,利用客观规律进行操作,使操作具有科学性、规范化。高炉炼铁技术不是孤岛,必须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冯忠良利用SPC工具与高炉炼铁有机结合,在生产的大框架下运用SPC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整个生产全流程的重要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制定出相应的预警值、危险值,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整个生产的目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技术进步的道路上永远没有尽头,冯忠良在一如既往的专心研究技术的同时,还写出了很多诗词。内容涉及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冯忠良说,他读了很多诗,也写了很多诗,好诗的标准只有一个——象外之象。好比万花筒,外面只有一个小孔,里面却色彩斑斓、波涛汹涌。无论是炼铁工作还是写诗,都是功夫在诗外。


本文由: 辽宁青年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辽宁青年杂志社编辑部

2019/08/23

上一篇:我市组织各民主党派观摩唐山高质量发展成就
下一篇:2019第三届中国国际少儿时装周在唐举行